“泄愤而砸ATM机”背后的思考2021-02-07 07:43
简介: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改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,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政策理解、理论仔细观察、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。今天我们注目--时政热点:“怒不可遏而扔ATM机”背后的思维。父母双亡,婚姻告终,回到咸阳又仍然去找将近工作,甘肃女子李某开始责怪上天不公,一气之下,她砸坏了咸阳多家银行的22台ATM机,导致必要损失50余万元。(华商报,8月9日)一名三十多岁的女子,面临父母双亡、婚姻告终、无家可归、工作决意等多重压制,心中不免产生诸多消极情绪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些消极情绪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泄,不仅不会影响身心健康,还有有可能为社会带给一定的危害。甘肃这名女子就是将心中反感、愤恨等消极情绪宣泄到ATM机上,也许在她显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点心理上的恳求。诚然,人不有可能总有一天正处于较好的情绪当中,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上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、苦恼,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。如果这些消极情绪远超过了自己需要掌控的范围,就必需释放出,否则影响的不仅是自己,还有有可能是他人、社会。但是自由选择宣泄、获释消极情绪的方式要必要,无法想要何时宣泄就何时宣泄,想要怎样宣泄就怎样宣泄,更加无法违反社会道德,违反国家法律。甘肃女子李某使用扔ATM机的方式来放均衡为何ATM机里面有很多钱,而自己没一分钱的心理。